作為鐵路運輸合同的基本憑證,小小的火車票從最早的硬紙票到印有一維防偽碼,隨后升級為二維防偽碼圖案,再到今日能夠自動識別進站的藍色磁票,一次次的改版升級見證著科技的發(fā)展,折射著鐵路服務的進步。

心中裝著旅客,服務才能貼近旅客。在極易被忽略的方寸大小車票背面,一場“變革”正在悄然興起,從百余字的《乘車須知》中我們可以看出鐵路部門不斷踐行著“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理念,更不難讀出其用心服務旅客的誠意。

不過,修改火車票乘車須知一定要做好宣傳工作,引導旅客認真閱讀新修改的乘車須知。之所以要這么做,一是因為乘車須知上的一些新條款事關旅客切身權益。比如新版乘車須知中新增加了“鐵路部門可能調(diào)整列車運行時刻,對已經(jīng)購票的旅客將免費提供改簽、退票服務”的條款,這一條舊版上面根本沒有,乘客若不閱讀,又怎么會知道?信息不對稱,乘客“吃虧”在所難免。二是乘車須知上的一些條文是對旅客乘車提出的相關要求,如果進行了修改卻不告知旅客,那么有些旅客就仍會按照印象中的舊版須知執(zhí)行,弄不好就會違反規(guī)定,影響出行。說不定還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這無論是對鐵路部門還是對乘客,都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