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騏
曹欣是我熟識近30年的朋友了。初識之時我倆都才30出頭,正是人生往上走的那一段,干起工作來常常不要命似的,十分投入。那時候他已經(jīng)是上海鐵路局原南京鐵路分局的一名宣傳干部了,負責與媒體對接這一塊。而我彼時正好在省里做一本共青團的雜志,也需要有這條線上團員青年實時動態(tài)的反映,因而很自然地和曹欣有了聯(lián)系和交往。那幾年里,他為我們的刊物寫過不少稿件,也給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過不少幫助。
1992年,我調(diào)離團刊去了出版社,這以后的聯(lián)系也就漸漸少了,但我仍從別的朋友那里間斷地了解到曹欣后來的發(fā)展和進步。他一直沒離開鐵路系統(tǒng),也一直從事著黨務(wù)和宣傳工作,先后在南京西站和南京站擔任過黨委、紀委和工會的領(lǐng)導(dǎo)。印象中他是那種穩(wěn)艦踏實,為人處事都很厚道和坦誠的人;寫文章也總是情理兼?zhèn),讓事實說話,不搞花拳繡腿、虛張聲勢那一套。
及至今年春上,曹欣告訴我,他打算把近兩年在微信上所發(fā)布的一些攝影作品編一本書,給自己業(yè)已退休的人生留一個紀念,也給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他的各界友人送去一份美的分享。我很贊成他的這個想法,并高興地接受了為這部美圖集寫篇小文的邀約。
全書由三部分組成,比重最大的是第一部分 《云游四方》。從拍攝的時間上可以看出作者馬不停蹄的身影。這些作品幾乎集中在他退休后的這一年里,上青藏高原,赴大秦古都,閱新疆風情,游江浙水鄉(xiāng)……他如一名不知疲倦的行者,用手中的相機 (手機)一路記錄下神州大地七彩斑斕的生命具象。鏡頭下的萬物雖是無聲的,但透過那光與影的交匯與融合,我們能聽到作者歡欣、激越的脈跳,還能聽到神奇的大自然所釋放的各種充滿生機的歌詠。
影集的可貴還在于,它并非一些山光水色的堆砌,每一組照片都配有一段與之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字。我仔細看了,這些文字都不是隨隨便便信手寫來,不僅講究辭匯和畫意,還注重史實與掌故的穿插、運用。以我對曹欣的了解,他一定是事先很認真地做了功課。每到一處,想來他對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或多或少都做了些探尋和琢磨。極具創(chuàng)意的圖文組合,不僅給人以鮮活靈動的美感,更給人以關(guān)乎歷史和人文的思考。
而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塊故土,作者所投注的情感則愈發(fā)顯得深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他鏡頭下的浦口和下關(guān)。這兩處金陵之地所呈現(xiàn)的影像,涂抹著作者濃烈的情愫。浦口是他的出生之地,那里有他兒時放飛夢想的田野和青春期就讀的學(xué)堂,他拍攝了那里風吹草動的荒涼,那曾經(jīng)輝煌而如今不再有列車駛過的浦口站的站房,以及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滾滾長江,畫面所透出的懷舊之慨和悵然之意,強烈擊打著那些身處異鄉(xiāng)因而格外思念故鄉(xiāng)的游子之心。
面對下關(guān),他同樣百感交集,這里有他個體生命中太多的記憶,他以一個鐵路人特有的捕捉方式,拍下那幾近蕭條的南京西站的站牌和雜草依傍、歸于沉寂的軌道專用線。而在另一組關(guān)于下關(guān)的畫面中,我們則清晰地看到了作者思想所站立的 “制高點”。他在這段配文里如此寫道: “中國近代史的起始與終端都和下關(guān)密不可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在下關(guān)簽署的,就此拉開近代史的帷幕……”而被他攝入鏡頭的則是豎著記載歷史的石碑的天妃宮和凝重大氣的渡江勝利紀念館。目睹這樣的時光標志,讀者腦海里所掀起的是華夏百年近代史的巨瀾狂濤。
還想說一說此本影集的第三部分內(nèi)容,這是較深地切入自我生活領(lǐng)域的一些作品。手機微信上,我們經(jīng)?梢钥吹礁鞣N自我陶醉式的自拍,本書作者很自覺地摒棄了這種孤芳自賞。他的鏡頭里雖然也有 “我”——我的視角,我的感悟,我的情之所系,但卻在 “我”中見出更廣闊的世界。
對友人石延平的一次追蹤拍攝,真實記錄了一個從鐵路上走來的文學(xué)青年,經(jīng)過自身努力,一步步成為知名畫家的奮斗之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只是幾幅簡潔的畫面:主人公伏案揮毫的背影、書房里錯落有致的書架、幾本攤開的在畫界引起轟動的美術(shù)論著,尤具情調(diào)的是畫室里幾盆綠意盎然的蘭花,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人物高潔的雅趣和心志。
和 “我”靠得最近的可能是那組關(guān)于愛女的系列照片。作者饒有興致地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勵志故事:女兒北漂十年,在影視界打拼,做演員繼而做導(dǎo)演——她的生活,她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她拍攝的劇作等等,一幅幅畫面生動逼真,拍攝角度細膩傳神。讀者在欣賞之余,自然感受到身為父親的拍攝者那溢于言表的舐犢之心和難以掩藏的得意之態(tài)。
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曹欣老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走了那么多地方,拍攝了那么多可供玩味的自然風光和人物形態(tài),他對攝影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令我心生敬意,故而不揣淺陋地亂說了一氣,讓大伙兒見笑了。趕緊打祝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