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的燭光
細碎的雪花、大紅的門神、風中的鞭炮聲、大街上叫賣的冰糖葫蘆、還有奔跑著的花花綠綠的孩子們。這是想到小時候過年時,第一時間涌到我腦海里面。有些遙遠,塵封了很久的感覺。
“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子要炮、奶奶要個大圍脖、爺爺要個大氈帽、急得當家的直跺腳……”這是奶奶唱給我的民謠。奶奶是那種中國傳統(tǒng)的女人,任何一個節(jié)日在她的眼中都慎重得不得了。在她的生活里,過年算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日子了。記憶中,離過年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奶奶就開始讓爸爸到集市張羅過年用的東西,我是頂喜歡跟爸爸一起去的,因為可以借著爸爸的好心情索要平常想要但不敢要的玩具。
爸爸張羅年貨,奶奶就率領(lǐng)著姑姑和媽媽做年饃,有時候也會叫:來臨院的四奶奶幫忙,:照例我也頂喜歡在旁邊:瞎摻和著躍躍欲試的。但一向講究的奶奶是絕對不會給我機會毀壞她們的“藝術(shù)品”的。我也只能自找沒趣地一邊該干嗎干嗎去。
新年終于到了,照例,每年都會有爺爺?shù)膲簹q錢。那時侯家里不富裕,頂多也只有五元或者十元已經(jīng)很讓人激動了,常常舍不得花掉,藏到這兒,放到那兒的。
但最讓我懷念的的并不是這些,記憶中最深刻的是五更天滿屋的紅燭光。我們那兒有起五更的風俗,奶奶講給我的故事里說:“年是一個吃人的魔頭,在每年最后天夜里出來害人,所以到了這一天,人們都不敢睡,點上滿滿一屋的紅燭,因為傳說中年是懼怕紅色的。人們就這樣心驚膽戰(zhàn)地守著一夜紅光等到天亮。第二天人們會早早地點鞭炮,歡天喜地地奔走相告,來慶祝自己沒有被吃掉!本瓦@樣,每年起五更的風俗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來。
小時候,我每年都要跟著奶奶“起五更”,這時候奶奶是不拒絕我?guī)兔Φ。我跟在奶奶身后把準備好的紅蠟燭一個個點燃,然后聽奶奶指揮放到神龕前,或者堂屋的臺幾上。然后會看到紅光盈盈中奶奶在神像前喃喃祈福,不知道奶奶是不是真的在祈愿不要被年吃掉,但我知道那絕對是一種吉祥和祝福。四時吉慶,八節(jié)安康,就是這種吧!那種靜寂安詳,那種溫情朦朧,直到現(xiàn)在依然讓我感動。
如今奶奶已年邁,但依然虔誠,依然會在年末五更守一夜紅燭到天亮。而我一點點大了,卻好多年都沒有起過了,爺爺?shù)膲簹q錢越來越多,禮物和吃食也越來越好。但是年卻越來越?jīng)]有滋味。生活在大踏步地向前走,人們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回頭看,我想我們懷念的不是那份貧窮,應(yīng)該是那份窮歡樂。過年究竟是過的什么呢?吃吃喝喝忙忙碌碌的,過的不就是那份喜悅嗎?如今的人們那么渴望擁有喜悅,卻總是忽略身邊這份最容易得到的喜悅,我自己不也是這樣嗎?
想起那滿屋的燭光,想起那爆竹一聲辭舊歲,桃符萬件喜更新的祝愿,我在想:今年我該好好地過個年了,點紅燭,放鞭炮……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農(nóng)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zhuǎn)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chǎn)整治有新招08:06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