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向古道 寄情筆墨中
■求 之
毅文之“毅”,乃“弘毅”之氣也,這是千真萬確的,但他生來頭角崢嶸,外表孔武有力,并無斯文之相?烧f來也怪,他一開口又是風神颯然,儼然儒者。古人說,文人武相,必是異人,這大約是真的。
初識史毅文,是在2013年青海揚州書法聯(lián)展的活動上。那次活動規(guī)模很大,影響與意義頗為深遠。正是因為那次聯(lián)展,才有后來書法界“揚州七子”的橫空出世,領一時風騷。我事后才知,這次活動的促成,有毅文一半功勞,這讓我略感詫異。沒想到,毅文兄這樣一位“赳赳武夫”,竟對文化活動如此熱心。而在整個活動中,他低調、謙和,甚至沒有參展作品。有功不伐,真君子之風也。
說毅文是“赳赳武夫”,并無貶義。毅文出身行伍,后又長期供職于南京鐵路公安處揚州站派出所,實為“武官”。據(jù)說他在工作上表現(xiàn)突出,獲譽頗多,在同行之中,亦頗受敬重,這是有口皆碑的。而且,毅文性情豪邁,不拘小節(jié),喜歡在酒局上吞云吐霧,天南地北神聊海侃。這難免讓人覺得粗率。
然而,有一次一個偶然的細節(jié)改變了我對他的印象。那次聚會,毅文偕夫人而來,時值初夏,天氣漸熱,而他的夫人卻頭戴一頂帽子。毅文把我拉到一邊,悄悄在我耳邊說他夫人患病初愈,讓我不要對她的裝束感到奇怪。沒想到毅文的心思如此細膩。
毅文兄還是個孝子,每次看到他與老母親的合影,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幸福笑容,我便很感動。有一年春節(jié)前,老太太給他寫了四個字“平安是!保ЧЬ淳吹伛褣炱饋,曬在朋友圈中,大家看著也覺得幸福。
原來,毅文兄剛直的個性之中,隱藏著細膩的心思。從毅文的外表來推斷,他的書藝似乎應該是粗頭亂服的狂態(tài)。而實際上,毅文運筆,濡墨揮毫,從容而為。一字字、一行行,字字照應,行行管領,既富于對比變化,又暗含協(xié)調統(tǒng)一。恰如清代包世臣《安吳論書》所云:“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癢相關!彼臅鴮懽藙菀埠軆(yōu)美,或如行云流水,徐徐行筆,或如疾風驟雨,運筆如飛。
毅文兄的祖籍在安徽宣城,生來便與筆墨不可分割。他從小臨池,自唐楷入,不久便上溯魏晉,鐘情二王、顏、米。他的行草,本于二王、魯公,又融合他家之法,寫得沉雄野逸、自然灑脫。二王的中正,米癲的奇崛,在其筆下得到了極好的融合和統(tǒng)一。他的用筆沉穩(wěn)有力,提按轉折,運斤成風,如演奏胡琴一般,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之美。
古人云:“不由靈臺,必乏神氣!蔽矣X得毅文于此有很深的體會。前幾年,他的夫人在他的指導下習書,以顏真卿《勤禮碑》入手,日臨一課,滿紙方正。后來又臨興福寺半截碑,毅文每次的點評都是“要厚、要厚”,方正、厚樸,難道不是毅文性情的自然流露?而在他身上,“字如其人”也表現(xiàn)得恰如其分,奔放激越的情感常;鞅拘钥駷a的點線,縱橫隳突時出意外,大小錯落不計工拙。狀態(tài)飽滿時,那種真力彌漫、蕩氣回腸的氣度神采,端的是動人心魄。
近年來,毅文兄揮翰之余,又旁涉丹青。確切地講,是用水墨表達一種人生況味。這些畫,逸筆草草,不求技法,寫意而已,再加上他的題跋,莊諧雜陳,竟別有一番趣味。剛開始,朋友們以為他只是心血來潮,一時遣興,誰知他一發(fā)不可收拾,樂此不疲。其實這并不奇怪,毅文兄在來揚州之前,一直跟從安徽書畫名家劉廷龍先生游學,后正式拜入其門下。劉廷龍先生書畫兼修,名滿江南,可見毅文兄書畫一脈,其來有自也。
毅文兄的水墨畫,雖是游戲之作,但我卻看出了虛靜超逸。有次,毅文畫了一幅《寒儒》圖,一介寒士,側面佇立。題曰:“故人好比秋林葉,一日秋風一日疏。”畫面中雖無配景,但天地之寥廓,無盡的蕭索,真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想,久處紛紜境中之人,斷畫不出這超然的意境和滋味。當然,毅文兄并不一味清淡,清淡之中,也偶有波瀾。繪畫是一種心靈產(chǎn)物,當醞釀的哲思涌動,便是他心中翻涌的浪花。
中國古代對書法家的評價一貫主張“先文而后墨”。我覺得,毅文身上有一種傳統(tǒng)文士的情懷。所以他并沒有把書法僅僅當作是一種“寫字”的行為,而是當作一種文化修為來看待。這種心態(tài),使他并沒有汲汲營營地去參加各種書法賽事,而是把每天提筆寫字當作一種生活常態(tài)。閑時看看書,讀讀帖,喝喝茶,與三五好友談天說地,時時收獲愉快的心情,這便是毅文理想的休息狀態(tài)。
寫字是件寂寞事,一筆一畫都來不得虛假和偷懶。正所謂,潛心習古道,甘苦兩心知。然而毅文兄卻以書畫為樂事,在不知不覺中,其書法面目日新,其書藝境界日高?此炫R池不輟,寄情于筆墨縱橫之中,又不顧一切地撲在名家古帖上臨摹的樣子,就知道毅文兄化繭成蝶已為期不遠了。
本文圖片均由求之提供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農(nóng)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chǎn)整治有新招08:06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