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寶貝
晚上,電話父母,明天抽空回去看望二老。父母言語中,分外開心。
次日下午,回到父母身邊。打包的箱子往地上一放,逗趣地說道:“媽,打開聚寶箱,看看兒子都給你帶什么寶貝回來了?”
“好,媽看看,這聚寶箱里都有啥?”母親甜蜜幸福地應聲道。
母親剪斷膠帶紙,打開紙箱,一一翻看。父親也來湊熱鬧。
“呵,真不少!紅棗、銀耳、蓮子、維生素c片、保暖睡衣、藥品、音響等!蹦赣H說的上名字的,說不上名字的,一一報上名來。
“媽,那些補品都是你兒媳婦給你買的,特意讓我給你們二老帶回來,愿二老身體養(yǎng)得棒棒的,健健康康1
“謝謝媳婦,都是孝順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1
母親收撿好東西,怕我餓著,動手做飯。
“兒子,你晚上睡覺的被子、枕頭都曬好了,你自己收一下吧。”母親一邊張羅晚飯,一邊對我說道。
整理好鋪蓋,當拿起枕頭時,被上面的一幅刺繡圖案迷住了。潔白的枕頭面上,有一行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簇鮮花上面有三本書——《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
我知道,這是母親的杰作,繡得太好了。作為一個農(nóng)村女人,覺悟水平很高,學習勁頭很足。把當時掀起學習的幾篇文章,巧妙地融入生活,枕在腦下,時時不忘學習,催人奮進,寓意深刻,難以忘懷。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如今,全社會進入學習型社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幅刺繡顯得多么珍貴,見證了一個時代,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儼然成為家里的文物,父母的寶貝。
晚飯時,談起枕頭刺繡,真是個好寶貝,好好保管,值得收藏。父母得意起來。
“我家還有寶貝呢1父親興致地說道。
“是吧,還有什么寶貝,在哪兒呢?”我也興奮地追問。
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原來,老家大門口有一對石鼓,不知哪個年代留下來的,很有年頭了。后來,父母以一百元的價格賣給了文物收購人。
以前,鄉(xiāng)村人家洗衣服,都需要一塊平整的捶板石。洗衣服時,在捶板石上反復揉搓折疊捶打,方才洗得干干凈凈。老家就有一塊花崗巖的捶板石。前些年,父母以10元的價格賣了人。可以想見,這應該也是具有年代感的家什了。
老家還有一個升子,一種民間稱量或者盛裝糧食的工具,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老古董了。
父親拿來,我看了又看,把量許久,發(fā)現(xiàn)通體居然沒有一個釘子,都是通過卯榫銜接,體現(xiàn)了先人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不愧是個好寶貝,提醒父母不要再賣了,好好收藏。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我看,文物寶貝,也在民間。父母的寶貝還真不少,就在我們生活的身邊。這些寶貝真實地刻錄下日常生活的年輪,時代的印記,實在太珍貴了,值得珍藏和傳承。
現(xiàn)在,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村旅游方興未艾,紅紅火火。尤其民宿文化,倘若融入每家每戶身邊寶貝,無疑讓文旅產(chǎn)業(yè)有了別樣靈魂,別樣韻味,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父母與子女,互為寶貝,互為珍愛。可父母的家用寶貝開了眼界,長了見識。不僅是物質的傳承,更是精神傳承,無形中激勵著后人繼承先輩遺志,繼續(xù)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闖創(chuàng)干出新時代新天地,新輝煌,新奇跡。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nèi)容之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07:53
- 國鐵集團二○二○年前三季度財務決算披露07:52
- “振興杯”鐵道行業(yè)競賽財會專業(yè)總決賽收07:52
- 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多措并舉促增運上量07:51
- 積極推進“大車”智能化管理07:51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